
一、基本信息介绍
姓 名: 段召阳
职 称: 副教授
专 业: 泰语
学 位: 硕士研究生
毕业院校: 泰国东方大学
研究方向: 泰国文学研究
二、教育经历
2021年9月—2022年7月 教育部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北京大学)访问学者。
2005年10月—2007年10月 泰国东方大学教育管理专业获教育管理硕士学位。
2002年7月—1998年9月 云南民族大学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泰国语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三、承担课程
《基础泰语》《泰语汉语互译》《泰国文学史》《泰语讲中国文化》《非文学翻译》等。
四、科研情况
(一)科学研究项目
1.2018年1月 至 2022年12月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云南沿边跨境旅游的口岸-通道-腹地效应及其形成机制研究),批准号 41861032, 40万元,排名第二。
2.2015年9月至2017年11月参与完成2015年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课题《泰国金三角地区华侨华人与我国侨务公共外交研究》,排名第二。
3.2011年至2013年主持完成云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桥头堡”战略背景下的云南小语种人才培养模式特色研究》,课题批准号GY11029。
4.2005年至2006年主持完成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和云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云南—泰国旅游合作优化方案及实施对策研究》。
(二)教学研究项目
1.2024年主持云南省省级一流课程《泰语汉语互译》建设项目。
2.2024年主持云南师范大学校级课程思政《泰语汉语互译》建设项目。
3.2022年至2023年主持完成云南师范大学校级课程思政《基础泰语》建设项目。
4.2020年至2022年主持完成云南师范大学校级一流课程《泰语汉语互译》建设项目。
5.2020年担任主编出版云南省十二·五规划教材《旅游泰语实用教程》1部。
6.2012年至2015年主持完成云南省省级精品课程《泰语阅读》建设项目。
7.2009年至2012年主持完成云南省 “省级重点小语种教研室(泰语教研室)”建设项目。
8.2021年8月至2023年12月参与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RCEP东盟国家法律投资平行语料库建设),项目编号202101308037,排名第二。
9.2014年至2017年参与云南省高等学校小语种优秀教研室建设项目,排名第二。
10.2013年至2017年参与云南省高等学校东南亚语种人才培养基地项目,排名第二。
11.2012年至2015年参与云南省高等学校小语种人才培养示范点项目,排名第二。
(三)主要论文
1.论文,《20世纪中叶泰国现代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国内访问学者、进修教师专刊,2021.
2.论文,《论昆昌昆平中的梦及其宗教元素》,非通用语研究(第二辑),四川大学出版社,2022.
3.论文,《泰语中的称赞语使用功能及影响因素研究》,非通用语研究(第三辑),四川大学出版社,2023。
4.论文,《论<四朝代>中配角“坤琴”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东方语言文化论丛(第42卷),世界图书出版社,2024。
5.论文,《从<社帕昆昌昆平>中的劝诫词看泰国传统社会价值观》,非通用语研究(第四辑),四川大学出版社,2024。
6.论文,《基础泰语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云南师范大学基础泰语课程教学为例》,中国非通用语教学研究第五辑,世界图书出版集团,2017.
7.论文,《“一带一路”背景下东南亚语种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中国非通用语教学研究第五辑,世界图书出版集团,2017.
8.论文,《泰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委婉语教学》,中国非通用语教学研究第七辑,世界图书出版集团,2020,10.
9.论文,《翻译转换视角下<茶馆>文化负载词泰译研究》,东方语言文化论丛,军事友谊出版社,2020.
10.论文,《浅析佛教对泰国旅游业的影响》,社会观察,2008,201(5):208-211.
11.论文,《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非专业泰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思想战线(第37卷),2011.
12.论文,《泰国影视热趋势对中国赴泰出境旅游的影响》,传媒文化,2011(12):108-109.
13.论文《“桥头堡”战略背景下的云南省非通用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国非通用语教学研究第四辑,世界图书出版集团,2015.
14.论文,《The Concrete Embodiment of Hierarchy in Thailand's Society and Its Analysis》,Web of Science,ICELAIC 2019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 ,Education and Humanities Research,Russia,24-25 Oct.2019.
15.论文,《On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Chinese Culture and Thai Culture from the Euphemism of “Death” in China and Thailand》,现代语言学,ISSN:2330-1708,2020年6月8卷3期.
16.论文,《A Study on the Lexical Features and Value of Thai Nursery Rhymes》,Proceedings of the 2020 Conference on Education,Language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ELIC 2020)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 ,Education and Humanities Research, Volume:490,Zhengzhou,China,21-22 Sep.2020.
五、获奖情况
2023年获云南省高校2023非通用语种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大赛二等奖。
2021年获云南省微课大赛(东南亚语组)一等奖。
2017年获云南华文学院国际汉语教育学院“教书育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16年获云南师范大学第八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16年获得云南师范大学第十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
2015年获得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红云园丁奖”。
2014年获得云南师范大学第九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三等奖。
2014年获得云南华文学院2014年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特等奖。
六、教师寄语
“做一个踏实的人、认真的人和一个有勇气的人。”——教学无捷径,唯有兢兢业业才能收获成长与荣誉。
七、联系方式
37180789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