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华文学院、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是云南师范大学承担国际化办学任务的主体学院。学院源于1989年成立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西南外语培训中心、中国文化对外汉语培训中心(1992)后更名国际文化交流中心(1997),2001年组建成立国际语言文化学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西南外语培训中心并入),历经国际语言文化学院、东南亚国际学院、外事处合署办公(2003),国际语言文化学院、东南亚国际学院合并独立设置(2007),2010年更名为国际汉语教育学院;云南华文学院成立于2011年,是国务院侨办、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由云南省侨务办公室和云南师范大学共同管理的一所国际化、综合性、开放式、有特色的新型学院。两个学院于2012年合并办学,升格为副厅级单位。2024年国际汉语教育学院更名为国际中文教育学院。
学院充分发挥云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特色和国际化办学优势,在“传播中华文化、培养国际化人才、服务区域发展、促进民心相通”方面取得了实效。学校依托该学院成为全国首批招收和培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24所试点之一,2024年成为全国首批国际中文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学院着力培养“专业精通、语言畅通、行业联通、文化互通、民心相通”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已构建了非学历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兼具,国内学生、国际学生兼招,国内、国外办学兼有的多层次多形式办学体系,形成本—硕—博贯通,国际中文教育、东南亚语言教育相协同的一体两翼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亚非语言文学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越南语、缅甸语、泰语、老挝语共4个方向)、越南语、泰语、老挝语笔译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开设有汉语国际教育、华文教育、泰语、越南语、缅甸语、老挝语、柬埔寨语7个本科专业;其中,汉语国际教育、越南语专业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华文教育、泰语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建有26个国外学习实践合作院校、中外学生实习实践基地;与海外60多所高校、华校和华教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学院致力于推动国际中文教育本土化发展,采取“2+2”“3+1”联合培养方式,与泰国、越南高校共建中文专业;开发了一系列本土化国际中文教育教学资源。自2011年以来,学院累计招收中国学生6232人,其中本科生5323人、硕士研究生857人、博士研究生52人;累计招收来自138个国家地区的各类国际学生2万余人,80%左右为南亚东南亚国际学生。
学院师资阵容整齐,结构合理,规模较大、水平先进,现有教职工119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3人,副高级职称25人,博士66人(含在读),97%的专职教师有海外学习工作经历。2011年以来,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研究课题207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7项(含重大项目1项)、发表教学、科研论文920篇,出版著作76部。搭建国际中文教育学术交流平台,组织了“澜湄国际中文教育论坛”首届“中越中文教育论坛”“南亚东南亚国际中文教育研讨会”等;成立了云南省南亚东南亚华文教育研究中心,推进中外人文交流。
学院认真履行社会服务功能,发挥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国家汉语推广师资培训基地(昆明)、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教育部全球教师发展学院联盟高校的作用,组织承办了124期本土中文教师、校长/教育官员来华研修项目;承办了“汉语桥”系列夏令营活动102期,包括八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和一届世界小学生中文秀,以及中华文化大乐园活动等。2016年以来,先后与海外教育机构共建有缅甸云华职业学院、泰国云华职业学院、老挝云华职业学院、印尼云华职业学院四个境外办学项目,开展了学前教育、华文教育、汉语进修和海外预科项目,为当地培养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华文教育的专业化师资以及“中文+职业教育”等职业技能人才,为推动“一带一路”和“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促进中外友好合作提供人才支撑。
(相关数据截至2025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