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

齐春红

时间:2025-05-24  点击:

齐春红,教授,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博士点负责人,任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国际中文教师证书面试官等;2019年9月起担任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2024年7月起被聘为泰国博乐大学兼职教授,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博士生导师。招生联系方式:qichunhong2008@qq.com

科研成果:

一、出版专著4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13篇

(一)专著

1.《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研究》(独撰),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

2.《东南亚三国学生汉语趋向补语习得研究》(独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5月。

3.《汉语课堂教学案例与分析》(编著),科学出版社,2019年1月。

4.《现代汉语语气词的功能特征研究——以类型学视角》,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12月。

(二)主要学术论文

1.《语法的定法和艺术语言的“活法“的关系研究》,《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四期。

2.《词汇教学的特点及其认知理据》,《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6期。

3.《“形而上”与道家的修辞理论》,《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4.《艺术语言的学科性质之我见》,《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4期。

5.《谈动词到介词的虚化和介宾短语入句的位置》,《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3年第2期。

6.《语言中的任意概念系统和隐喻概念系统》(第二作者),《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4年第1期。

7.《 说“V不得”》,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3期。

8.《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语搭配研究》,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2期。

9.《“不得”的语法化及相关问题研究》,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10.《艺术语言的思维特质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4期。

11.《现代汉语语气副词“可”的强调转折功能探源》,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3期。(CSSCI来源期刊)

12.《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气副词教学研究》,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6年第3期。

13.《艺术语言产生的认知动因研究》,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4期。(CSSCI来源期刊)

14.《现代汉语语气副词“可”的强调转折功能探源》(独撰),《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3期。(CSSCI来源期刊)

15.《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气副词教学研究》(独撰),《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6年第3期。

16.《单音节语气副词的语法化机制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1期。

17.《从语气副词的句法分布透视其语用功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1期。(CSSCI来源期刊)

18.《谈“简直”与夸张》,《红河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19.《副词性非主谓句的成句规约——语气副词“的确”的个案考察》(第二作者),《汉语学习》2007年第3期。(CSSCI来源期刊)

20.《语气副词与句末语气助词的共现规律研究》(独撰),《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CSSCI来源期刊)

21.《论云南方言体标记“掉”》 (第二作者),《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CSSCI来源期刊)

22.《方言词“挨”表被动探源》(第一作者),《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科版)2009年第5期。(CSSCI来源期刊)

23.《西周、春秋时期的“言”教育与“言礼”教育》(第二作者),《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CSSCI来源期刊)

24.《春秋以前“言”的内涵与论说文体》,《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25.《汉语结构助词“的”和泰语结构助词“thi˘ ”的对比研究》,(第一作者)《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科版)2010年第4期。(CSSCI来源期刊)

26.《泰北地区云南方言语法变异情况考察》(第一作者),《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CSSCI来源期刊)

27.《泰国学生汉语单项定语习得研究》(第二作者),《华文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1期。(CSSCI来源期刊)

28.《老挝学生汉语结构助词“的”的习得研究》(独撰),《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1年第2期。

29.《论春秋时期的“言”、“箴》,载于《华中学术》,2011年5月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30.《现代汉语结构组词“的”和老挝语结构助词thi˘33的对比研究》(第一作者),《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年第6期。(CSSCI来源期刊)

31.《动态系统理论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载于《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32.《美国爱荷华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学情况调查》载于《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33.《美国锡达拉皮兹学区肯尼迪中学孔子课堂中文教学概况》载于《世界汉语教学通讯》2012年第2期;

34.《高校校际合作对云南与东南亚南亚教育合作的启示》,《德宏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35.《越南语母语者汉语趋向补语习得研究》载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

36.《东南亚三国学生汉语趋向补语习得顺序研究》,《江苏科技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

37.《老挝语母语者汉语趋向补语习得情况分析》,《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

38.《泰国学生汉语趋向补语习得研究》,《现代语文》2015年第4期。

39.《影响缅甸华文教育师资发展的因素及相关对策研究》,《东南亚纵横》2015年第11期。

40.《东南亚学生汉语写作教学的过程体裁法应用探索》,《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

41.Research on TCSOL Master Course Setting,ICPCSEE 2020, CCIS 1258.(EI会议检索)(第一作者)。

42.A Study into the Setting and Teaching Methods of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Method" for MTCSOL Course.2021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s,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Advanced Education.(EI会议检索)(通讯作者)

43.《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论文盲审问题研究——以云南省三所高校为例》,《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22年第1期。

二、咨政研究报告被采纳5项,其中语合中心2项

1.《坦桑尼亚中文教学资源发展状况》,采纳单位: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采纳时间:2025年3月1日。

2.《<国际中文教学通用课程大纲>内容与特点》,采纳单位: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采纳时间:2025年3月1日。

3.《关于成立云南省国际中文教育联盟的建议》,采纳单位:云南省归国华侨联合会,采纳时间:2023年6月6日。

4.《关于加快云南小语种的建议》,采纳单位: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云南省委员会,采纳时间:2023年6月6日。。

5.《关于着力提升中国企业应对海外数字风险能力建议》(该内参属于涉密性质)采纳单位: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云南省委员会,采纳时间:2023年11月23日。

三、主持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1项,云南省哲社项目1项。主要科研项目如下:

1.项目名称:“汉语与泰缅越语语气词功能特征对比研究”,资助机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在研,研究起止时间:2023.09—2026.12。

2.项目名称:“基于语料库和汉语同缅甸语、越南语、泰语类型比较的汉语虚词的语义结构与语用功能研究”,资助机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已结项,研究起止时间:2013.06—2020.03。

3.项目名称:“基于语料库和类型学研究的东南亚三国留学生汉语句子附加成分习得研究”,资助机构:教育部,已结项,研究起止时间:2007.10—2012.07。

4.项目名称:“GMS五国非汉语母语者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建库研究”,资助机构:国家汉语教学推广基地,已结项,研究起止时间:2014.06—2016.12。

5.项目名称:“云南省属高校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典型案例研究”,资助机构:全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教育指导委员会,已结项,研究起止时间:2017.04—2021.02。

6.项目名称:“东南亚三国学生汉语虚词习得研究”,资助机构: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已结项,研究起止时间:2011.08——2013.11。

7.项目名称:“云南省与周边国家民间中文教育合作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资助机构: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已结项(经费15万元),研究起止时间:2022.11——2024.11。

四、获奖情况

(一)科研获奖

1.专著《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研究》2009年获云南省第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独撰)。

2.专著《东南亚三国学生汉语趋向补语习得研究》2018年获云南省第二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独撰)。

(二)教学获奖

1.2023年2月,“面向澜湄国家的国际中文教育卓越人才‘五五五’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获2022年云南省研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一)。(省级二等奖)

2.2023年4月获第三届全国⾼校教师教学创新⼤赛云南赛区⽐赛暨第六届云南省⾼校教师教学⼤赛二等奖(排名第一)。(省级二等奖)

3.指导学生论文获云南省优秀毕业论文9篇。指导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有9篇获得云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包括指导的云南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论文3篇。

五、学科与课程建设

1.2022年9月,所负责的云南省一流学科建设培育项⽬“国际中⽂教育”立项(项目经费400万元);

2.2024年3月所教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课程“现代汉语(2)”被认定为云南省本科一流课程。

3.2023年11月,作为团队带头人所负责的“服务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国际中文教育创新团队”获批2023年云南省研究生导师团队(博士生导师团队)建设项目(在建);

4.所教课程“第二语言习得导论”2023年获批云南省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项目(在建)。

5.“2019年度云南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库项目‘汉语语法及其教学’案例库建设”项目(结项)。


下一条: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