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果简介
云南师范大学是全国较早开展国际中文教育的高校之一,2003年开设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2007年成为全国首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19年成为全国首批汉语国际教育领域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单位,2022年国际中文教育获云南省一流建设学科(新学科培育计划)立项,建立了“本—硕—博”贯通、中外学生一体两翼的国际中文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国际中文教育学科专业建设跻身全国前列。累计招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外硕博研究生1433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3人、硕士研究生1400人;硕博中国研究生971人、硕博留学生462人。中外毕业生就职于国内外教育、外事、经贸等领域,成为了澜湄国家中文教育的主力军。
学校致力于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及澜湄合作,积极适应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需求,着力培养澜湄国家中文教育卓越人才,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增进国际理解,促进民心相通,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紧紧围绕师资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改革、学生发展等,形成了面向澜湄国家的国际中文教育卓越人才“五五五”培养模式,具体包括:“协同本—硕—博专业体系、协同澜湄国家语言教学资源、协同国内外教育教学机构、协同国内外相关行业、协同思政育人资源”的“五协同”人才培养方法,“强化思政育人、强化实践育人、强化队伍建设、强化开放办学、强化服务导向”的“五强化”人才培养路径,“专业精通、语言畅通、行业联通、文化互通、民心相通”的“五通”人才培养目标。如图所示:
(二)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1.针对澜湄国家缺乏高层次、专业化、本土化国际中文师资问题,着力培养一支具有良好汉语教学专业技能、跨文化交际和传播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卓越中外师资队伍。
2.针对课程建设区域性、前沿性特色不鲜明问题,着力推进面向澜湄国家的核心课程建设、案例教学创新、线上课程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凸显课程建设的区域化、信息化特色。
3.针对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与市场需求匹配度不高的问题,着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五协同”人才培养方法,“五强化”人才培训路径,实现“五通”人才培养目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拓展国内外就业市场。